100多年前,为了防止微生物入侵无菌手术室,保护病人不受医护人员所带细菌的感染,医院开始使用专门的手术防护服 。
1952年,William C.Beck指出手术衣的材料应该能阻挡液体的进入,过去的手术服在干燥时具有防细菌渗透的能力,但湿态下无法抵抗细菌的入侵 。
二战中,美军开发了一种经氟化碳和苯化合物处理的高密机织物,增强其防水性能,战后民用医院开始采用这些织物作为医用防护服的面料 。
20世纪80年代以后, 随着人类认识HIV(艾滋病毒)、HBV(肝炎B病毒)、HCV(肝炎C病毒)等血载病原体的深入,人们越来越重视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过程中可能受到感染的风险,于是各国开始着力开发医用防护服,使得防护服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。特别是2003年SARS(非典型肺炎)爆发过程中,不断出现医护人员被感染的例子,使人们意识到了自身防护工作的重要性 。